2022年之前普通高中应届生可以参加春季高考招生考试和单独招生考试以及春季高考综合评价招生,不过,从2022年开始以上三种考试形式将不再允许普通应届高中生参加。
中职生发展之路畅通,前途辉煌!希望同学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做一名合格的答卷人,做一名合格的追梦人。可以把握机遇,珍惜少年的学习时光,为自己目标的大学而努力奋斗!
中职学生可以享受以下这些资助政策
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建立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减免学费为主,学校和社会资助及顶岗实习等为补充的资助政策体系。
国家对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二年级(含)以上学生中学习成绩优异、技能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每年奖励2万名学生,奖学金标准每生每年6000元。
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每生每年2000元,具体标准由各地结合实际在1000~30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为2~3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按规定分区域确定。六盘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四地州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学生(不含县城)全部纳入享受国家助学金范围。
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按规定分区域确定。免学费标准按照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价格、财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公办学校学费标准执行(不含住宿费)。
中等职业学校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学费减免、勤工助学、校内奖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
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安排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到企业等单位顶岗实习,获得一定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
在国家政策的帮助下,除了感受国家给我们的温暖外,我们更应该去努力奋斗,发奋图强,把握求学时光,磨炼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在日后可以帮忙更多的人,让爱在互帮互助中永久传递。
中等职业学校资助项目详解!
全国各省为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的资助主要有四项: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指本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能力难以满足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基本支出的学生,具体包括建档立卡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等,也包括因受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突发意外事件等突发状况引起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免学费和建档立卡学生生活费资助的资助对象有哪些?
国家奖学金的奖励对象为:奖励中等职业学校特别优秀的二年级及以上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
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一、二年级的残疾学生、涉农专业一、二年级在校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一、二年级在校生。资助资金为每生每年2000元。
建档立卡学生生活费的资助对象为(以广东省为例):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广东户籍建档立卡学生。资助资金为每生每年3000元。
“建档立卡”的学生,就读中职学校期间可以申请多少资助资金?
以广东省为例,属于“建档立卡”的学生在享受每生每年3000元的生活费补助和每生每年3500元免学费补助的同时,还可以申请享受每生每年2000元助学金。
可以同时享受建档立卡学生免学费和残疾学生免学费吗?
不可以。中等职业教育建档立卡学生免学费与残疾学生免学费按就高不就低原则资助,不同时享受。
奖励中等职业学校特别优秀的二年级及以上学生,每生每年6000元。奖励名额适当向农林、地质、矿产、水利、养老、家政等专业和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人才紧缺专业为主的学校及办学质量高的学校倾斜。
国家助学金具体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每学期1000元)。
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一、二年级的残疾学生、涉农专业一、二年级在校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一、二年级在校学生可以申请,由所在学校依法依规确认后,可获得国家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审,按学期发放。新学期开学一周内,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递交《国家助学金申请表》,并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学校进行评审、公示无异议后即可发放国家助学金。学校为受助学生办理资助卡,直接将国家助学金按月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
减免学费资助标准为(以广东省为例):每生每学年3500元(残疾学生每生每年3850元)。
新学期开学一周内,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并提供免学费相关佐证材料。学校进行评审、公示无异议后向申请免学费学生反馈免学费申请最终结果。
以广东省为例,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广东户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在校学生。
以广东省为例,建档立卡生活费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000元。
除了上述几项主要的国家资助政策外,中等职业学校应利用从事业收入提取的奖助基金、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资金等,用于减免学费、设立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支出。